NewStart Backup备份软件
研发背景
传统备份的局限
在复杂的IT环境里,保证数据和业务的安全有效运行势在必行。数据量的肆意膨胀,仅仅依赖传统备份方案根本无法获得更小的RPO和RTO,数据丢失量仍无法预期。传统备份只能满足少量数据的定时保护,无法有效保护复杂的IT环境下的所有数据,而且备份恢复时间长,管理和操作复杂,当灾难发生时,要保证应用的连续性更是天方夜谭。
ESG的一项调查结果,报告显示:高达66%的IT管理人员认为,备份所耗费的时间太长;49%认为恢复的速度太慢,无法满足业务需求; 另有40%的IT人员觉得备份软件的操作过程太繁复,操作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损耗太高;还有其它问题也备受关注。
数据及应用保护的需求
传统备份的局限带来的种种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数据保护的需求。从用户和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可靠的数据及应用保护方案应该具备以下要点:
● 数据备份操作不能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
● 保证业务系统的可用性,业务中断后数据损失更少,恢复时间更短;
● 可以随时进行业务系统可用性的验证,确保灾难发生时,业务系统正常持续运行;
● 数据保护从本地延伸至远程,双重保护,有备无患;
操作程序简单便捷,无需太多繁杂手动操作。
解决之道:新支点备份软件
新支点创新性地推出"新支点备份软件",实现了从全面备份到核心容灾的自然延伸。
新支点备份软件是集数据备份和应用容灾于一体的软件产品,具备完整而强大的备份功能,可满足从PC到服务器、从操作系统到应用程序再到数据、从Windows 到Linux 再到Unix环境下的集中备份;基于持续数据保护(CDP)技术,采用容灾服务器模式为用户提供应用容灾功能,可满足用户对RPO及RTO要求极高的本地及异地应用容灾需求;All-in-One-Web的一站式管理,简化管理和操作的复杂度。
丰富的功能
零丢失的数据保护
传统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只能创建、管理和恢复某个特定时间点备份的数据,新支点备份软件3.5采用CDP技术帮助用户实现实时保护,从生产服务器到CDP日志卷到容灾服务器,不必局限于传统备份定格式的备份策略,从而拥有更小的RPO。
性能优越的远程容灾
通过采用级联复制模型在本地和异地分别部署容灾站点来实现数据及应用的远程容灾,避免了对生产服务器的性能产生影响;基于节点的重复数据删除能够克服实时复制对带宽的高要求,精简数据传输量,减少数据传输时间,极大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缩短远程容灾的灾难恢复时间,实现了数据及应用的远程容灾和多重保障。
全方位保护的平台和应用
新支点备份软件3.5功能支持面更广泛,可满足大中型组织机构异构环境的复杂需求,包括从Windows到Linux到Unix平台,SQL Server、Oracle、Exchange Server、SharePoint、Domino、DB2、Active Directory、MySQL、Sybase等各种数据库,VMware、Xen、KVM及Windows Hyper-V等各种虚拟化平台的备份,可实现从操作系统到应用程序以及文件系统的全方位保护。
更智能的数据周期管理
支持基于D2D2T的阶段备份(Staged Backup),将近线保存的备份数据自动迁移或复制到磁带设备,轻松实现周期性的近线备份和离线备份。D2D2T的整个操作过程基于All-in-One-Web特性,将所有复杂的管理、操作都集中到一个界面实现,在解决管理难、操作复杂的困扰的同时,让数据保护更高效。
不停顿的业务系统
新支点备份软件3.5提供的灾难恢复功能包括容灾服务器系统的部署、故障检测、系统接管和数据恢复等,独特的容灾服务器模式保证灾难发生后业务系统的迅速恢复,帮助用户实现更小的RTO,提供更连续的业务保障。
双重保障的D2D2R远程数据容灾
D2D2R是指磁盘到磁盘到远程(Disk to Disk to Remote)的远程数据容灾方案,该方案基于新支点介质同步代理,通过将备份数据从本地同步到异地容灾中心,轻松实现数据异地容灾,获得最佳数据保护效果。D2D2R远程数据容灾方案部署简单,成本可控,能与现有的 IT 网络无缝结合,有效的利用现有硬件资源;管理方便,在一个操作界面中即可统一管理本地集中备份和异地数据同步。
产品优势和应用方案
全面备份 核心容灾
全面备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备份对象的全面性,从各主流数据库到应用程序到文件系统;备份方式的全面性,从集中备份到D2D2T阶段备份到D2D2R远程数据容灾;备份环境的全面性,从Windows到Linux到Unix复杂环境的全面支持。
“沈阳软件公司”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QQ:55506560,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文章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